巴別塔(Tower of Babel),據《聖經》創世記第11章記載,是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,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。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,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,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,計劃因此失敗,人類自此各散東西,停止建造該塔。此故事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。而該塔被稱為巴別,有變亂的含意。
─摘自「維基百科wikipedia」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B7%B4%E5%88%A5%E5%A1%94
故事開始於一個女子蕾西(Lexy Ransome)的墜落,優雅地、充滿藝術性地;而摯愛她的語言學者丈夫保羅(Paul Iverson),悲傷欲絕,決心傾自己所有想法與力量,就算只是一丁點端倪,也要追溯愛妻的死因。他不斷翻找所有任何與女子相關連的生活或物品、不斷以語言字彙等解構每一天他們共同相處過的枝微末節、不斷想要藉此深入每一分他可能忽略的心理體現......甚至,他堅定地決心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從事最科學的鑑識研究:讓女子墜落現場的目擊者─他們的愛狗蘿麗(Lorelei)─學會說話.......
於是,保羅開始拼湊出他與蕾西相處過的點點滴滴,試圖尋找任何一點蛛絲馬跡,他們書櫃中書的擺序、冰箱擺放的食物、收費單、屋外的蘋果樹、心靈諮詢電話、樓下的面具工作室、蘿麗(縱使語言實驗的結果不如想像)、.......、日記本─直到他找到了關鍵,回過頭,再度關注第一條線索,才驚覺:原來一切的一切,都早就以最平凡、最生活、最具語言意象的方式,每天在他的面前晃動著,只是他毫無所覺。
蕾西─聰明慧詰的女子,其藝術家性格猶如一張張她親手製作設計的面具般,多采多姿;心思細膩的她,總是能敏銳地感受到他人無法一眼察覺的深層心理;但與此同時,似乎也在不知不覺埋下她自我的結局─或許其實就是最好、最美麗的結束,而她自己是早先知道的。
保羅的回憶和追尋在書中不斷地交錯著,彷彿再一次以全新的角度審視過去到現在的這一切;對語言學精深的他而言,認為以他那深刻的愛、對語言解構心理與人性的透徹,就已經真正了解蕾西的生活,此時卻恍然大悟,原來蕾西猶如她手中製作的一張張精緻面具般,心思豐富、充滿變化起伏、光影並存甚至是複雜交錯著,流動快速般令他來不及接觸、來不及瞭解.......
整本書中,充滿了細膩卻深刻的文字描述,無論是夫妻間深厚的摯愛、和蘿麗間互動的情誼、對他人心理與語言的描述等,感覺淡淡的卻令人難忘。對我來說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有兩個部份:一個是重新粉刷的廚房牆壁(清晨的I LOVE YOU);一個是名字的重新組合拼字遊戲(Lorelei→role→.......)。前者不過是微小的事,卻能讓你感動;後者的語言遊戲,卻是一項快速讓你以簡單卻精準的方式認識每個角色的性格。
回憶、面具、言語、微笑─四個適合為本書關鍵詞的語詞,道出保羅、蕾西和蘿麗的故事。重新檢視「回憶」、揭開人生「面具」、從「言語」中解構意義、以「微笑」作為平靜的結局。生活中的點滴,是那樣井然有序,也可能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,讓所有的一切有如「巴別」一般,而竟然奢想要以最單純、最純粹的本質去統一、甚至了解一切。這樣的故事,或許其實並不是那麼地令人哀傷、令人不可思議.........它就像人生一樣,終究有其開放而平靜的結局。
-----
留言列表